继范思哲的T恤将香港、澳门与国家名称错误并列事件后,8月12日,纪梵希、蔻驰等国际品牌陆续被曝出类似问题,并在其官方微博致歉。据媒体统计,在这两天时间,就有纪梵希、蔻驰、CK、fresh馥蕾诗、亚瑟士、CPB肌肤之钥等至少6个品牌公开道歉,此后又有施华洛世奇和Valentino也发表致歉声明。随后,涉及相关品牌的中国代言人纷纷表示解除合作关系,以划清界线。
这不是外资奢侈品大牌第一次陷入辱华事件,上一次被全民讨伐的是D&G。这家意大利时尚品牌当时被曝设计师言论辱华,掀起轩然大波。而对于D&G来说,最后收获的教训显然是“刻骨铭心”的:那场兴师动众的大秀本将启用360名模特,展现500套新季服装,被邀请的看秀明星数超过40人。尽管D&G最后并未透露损失的金额,但今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在福布斯最新发布的亿万富翁榜单中,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G)两位创始人多梅尼科·多尔奇和斯特凡诺·加巴纳跌出榜单,身价缩水30亿元。
对于其他奢侈品大牌来说,显然他们都意识到这是极其惨痛的前车之鉴。因此相比D&G,这一次的地区事件,他们的道歉更快更迅速。但是,在他们更及时的危机公关之后,我们仍然有必要追问,地区和国家这样的选项设计,究竟在公司内部经历了什么样的流程?做出这一决策的部门,是仅仅最前端设计人员的无心之失,还是流程化审核的结果?抑或是对于公司来说,这本就不在其重点决策的范围之内?
从这些公司后来的迅速道歉我们能够看出,面对如此巨大无可替代的中国市场,面对自己在这一市场的天量投入,公司管理层“分裂中国”的集体主观故意可能性极其之微,更大的可能是,在决策层,这样网站地区选择的“细枝末节”问题,根本就不在他们关注的范围之内。
但也正是这样的忽略和漏洞,埋下了巨大的“地雷”——毫无疑问,从陷入舆论谴责风暴到和中国区代言人解约,对于公司和品牌来说是一次巨大的伤害,这意味着公司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来试图挽回形象。
随着非市场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直接和具有战略性,非市场战略(non—market strategy)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西方主流的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建立在市场体制的假设之上,基本以市场环境作为对企业环境认识的基本前提。
对于那些致力于全球化布局的跨国公司们来说,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事实的真相是,伴随着逆全球化潮流在全世界回潮,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球时代正在到来;这意味着他们传统的市场战略正在面临失效,而在市场之外,更多的地区文化、地缘政治、民族情感等非市场的问题对公司的影响正在不断被放大,而以往他们并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这些在以往忽略非市场战略重要性的跨国公司们来说,如果不及时弥补这一块的制度设计漏洞,那么这一轮道歉风波不会是结束,这样的风波也不会仅仅发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