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回应退押金难 保证押金15天内到账

111月23日报道,近日多地ofo用户称押金难退,原本几小时便能到帐现需多天。对此ofo回应称,用户押金退款15天内到帐,退款时间较之前延长系因近期服务器搬迁。

ofo表示退押金一切正常,退押金流程在0-15个工作日,用户可以自行在app里申请退押金。由于近期更新办公地址,ofo部分服务器需要进行短时迁移,致使退押金周期被暂时性延长,待相关工作陆续完成后,退押金周期将会恢复正常。

近几个月来,ofo频传负面消息,不是降薪,就是裁员、调价等等问题。搜索“ofo”,弹出来的也多是“押金难退”“ofo被爆拖欠”等负面消息,小黄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

早在今年6月,有消息称ofo由于资金链紧张,总部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同时高管层变动剧烈,曾任COO的张严琪离职,由他带领的海外事业部业已解散。

ofo还被上海凤凰起诉,索赔货款6815万,也从侧面说说明ofo存在资金压力。

9月,多家媒体报道称,ofo在近期收到了来自阿里的6000万元的借款。

ofo不仅仅是退押金难问题 资金问题 陷阱重重

最近,ofo很忙,忙于回应各种传闻:从卖身滴滴,到北京总部“人去楼空”,裁员近三分之二,再到被指利用GSE币融资。

就算ofo对于上述传闻一一否认,还是没有缓解市场对其资金链困境的担忧,以及网友纷至沓来的控诉:“凭什么误导我们买年卡?”“资金不够,就让押金变余额?”“公司资金链出问题,还用这种手段透支用户信任?”

ofo回应退押金难

ofo回应退押金难

就近期传闻及用户反映的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向ofo了解情况。但ofo的公开客服电话一直无法拨通,正和部分用户反映的情况一致,而ofo相关人员也未在发稿前回复记者的问题。

退押金窗口有“陷阱”?

ofo以一则澄清声明,使“发币续命”的传闻告一段落。

只是,ofo需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多位网友在ofo小黄车官方微博针对“ofo利用GSE进行融资”不实报道的声明下留言控诉ofo,称其“误导消费”,“透支用户的信任”。

实际上,大多数的控诉都围绕“退押金难”问题。

网友“是Unico的西风”表示ofo“把押金不经消费者同意私自变成年卡,以繁复手段阻止余额退款”。

网友“1fuNNN”称被误导买年卡。

网友“happy欢欢T”则反映“App上没有退押金入口”。

一系列控诉向ofo袭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国际金融报》记者尝试通过ofo共享单车APP退押金时发现,退押金入口是存在的,只是极为隐蔽。

网友“JarvanQ”表示,在支付宝中交押金后,却发现自己为“免押金用户”,APP中的“退押金”还是灰色字体,小到无法察觉。

ofo回应退押金难

ofo回应退押金难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操作中也发现,和网友描述一致,退押金按钮是灰色字体,点击后需要操作4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极易误点击领取“福利”的按钮,导致退押金失败,且“退押金”按钮和文字是灰色,“领取福利”一类的按钮则是明亮的黄色,且设置在人们习惯点击确认键的右侧。

事实上在9月初,就有多位用户向媒体反映,由于ofo误导消费,自己被迫购买年卡,且年卡无法退款。目前,从网友的回复来看,本想退押金却不小心购买年卡的用户还有不少,退款要求也没有得到解决。

有律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倘若用户确实能证明是非主观意愿消费,可以向平台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投诉,或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寻求帮助,ofo方面应尽到提示、说明的义务。

资金不够押金来凑?

除了“押金变年卡”,还有不少网友反应“押金变成余额”。

网友“张张敏min”在留言区要求ofo方面将“押金变成余额”的事说清楚。网友“一燃易炸裂”也表示,“上个星期我的押金被充进余额里了”。

ofo回应退押金难

ofo回应退押金难

这是用户自己的操作失误吗?

《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到了网友“张张敏min”,该网友告诉记者,并不是其操作失误,是ofo自作主张把押金“变成”余额,“我也是20天前刚刚知道有99元的押金”。

霸王押金,只收不退?

目前有网友反应退押金不能及时到账,从开始的1--7天到账,到现在是0--10天到账。可是10天到了不退款,显示还在退款中。多种途径联系客户人员,没有一个可以联系到。

如果ofo公司倒闭,用户损失由谁买单?

该网友还表示,据其了解,有不少用户的押金无缘无故被充值到余额,“你关注ofo的微博吧,至少一半的用户”。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联系ofo方面了解情况。但当记者通过公开客服电话联系ofo方面时,发现该客服电话一直提示等待人数较多,无法拨通。而ofo相关人员也未在记者发稿前回复相关问题。

ofo回应退押金难

ofo回应退押金难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认为,共享单车等电子商务经营者将所收押金、预付费挪作他用,是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经涉嫌消费欺诈。

肖锦阳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而ofo在通知不到位的情况下,将押金、预付费挪作他用,涉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