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艳敏老公个人资料照片 郜艳敏被拐成山村小学唯一女教师

郜艳敏老公个人资料照片 郜艳敏被拐成山村小学唯一女教师

郜艳敏以德报怨,坚守山村教学点的传奇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当地政府认为她揭了“家丑”,便迁怒于她,她险些被辞退。
1月8日,当她手捧“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奖杯回到村里后,她面对的仍是当地政府的淡漠。
一位感动了河北的乡村女教师,为什么得不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尊重?
2007年1月8日,郜艳敏手捧“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奖杯孤零零地回到村里。直到记者采访时,当地政府也没人去看她,哪怕是一个问候的电话也没有。
冬天来了,郜艳敏就把孩子们叫到自家炕上上课,哪位学生没钱买书,她就自己掏钱。
每一次受访,郜艳敏都要讲述一遍自己的屈辱经历。当经历了人格、尊严被无情碾碎的巨大痛苦后,对于一次次被揭伤疤,郜艳敏已能坦然面对。
1994年端午节前夕,在河北打工的郜艳敏在石家庄点击查看石家庄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火车站买回家的车票时,被两个以“招工”为名的妇女骗走。


郜艳敏被转手卖给3名人贩子,然后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曲阳县下岸村一个大她6岁的男人。被拐卖后,郜艳敏从未停止过对命运的抗争。一次她逃跑后,被丈夫追上暴打一顿。3次寻死未成后,她只得在恐惧中熬日子。
而此时,远在河南襄城县双庙乡老家的母亲已经为她哭瞎了双眼,40多岁的父亲在她失踪后头发变白。一年后,家人找到了她,劝她认命,因为她现在回家也无法找到好的对象。
被拐女的身份是贴在她身上的一张永远无法撕去的耻辱牌,郜艳敏就将自己封闭起来。后来有了女儿、儿子,伤痛渐渐平复。
2000年,下岸村小学要合并到辉灵中心小学,孩子们要翻山越岭7里路去上学。高年级的学生不怕,低年级的学生怎么办?辉灵中心小学决定在下岸村设一个教学点,于是校长找到了郜艳敏这位全村唯一的初中生。。
刚开始,下岸村的教学点设在村外一间用石头垒成的屋子里,四面透风。冬天来了,郜艳敏就把孩子们叫到自家炕上上课。她动员那些辍学的学生回到教室。哪位学生没钱买书,她就自己掏钱。
而郜艳敏的报酬是每年2000元。不到200元的月工资先是每月一发,后来两月一发,从2004年开始,变成了一年一发。


央视《半边天》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做节目,镇领导对下岸村村支书说:“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
去年5月21日《燕赵都市报》对郜艳敏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开始给郜艳敏及下岸村小学捐款、捐物。村里的40多名学生全部与爱心读者结上了对子,教学点也得到了外界的资助,建起了6间新教室。
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去年“六一”儿童节,郜艳敏和下岸村小学的14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和下岸村袖珍小学一起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后,郜艳敏却感到了重重压力。
去年5月24日上午,《燕赵都市报》记者在下岸村发放捐款时,郜艳敏接到了校长的电话,校长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县教育局领导来过电话,要她不要乱说。去年7月,央视《半边天》摄制组要带郜艳敏去北京做节目,镇领导对下岸村村支书说:“如果《半边天》带走了郜艳敏,就开除你的党籍!”
去年11月21日,《南风窗》杂志记者去下岸村采访时,几个自称是“乡干部”的人把郜艳敏截了回去,这位记者拍摄的内容也被删除。


曲阳县一位老教育工作者透露:“郜艳敏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县上一些人很恼怒,说她给曲阳教育系统抹了黑,找了许多麻烦,他们宁愿让孩子们走10里路去山外上学,也不愿让郜老师再干这个工作。”
在报道中说:“因本报此前所报道的郜艳敏当临时教师的经历,以及适龄孩子辍学、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暴露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种种漏洞,曲阳县有关方面为包‘家丑’,决定取消下岸村教学点,辞退郜老师。”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曲阳教育局有关领导表示:尊重现实,下岸教学点暂不取消,郜艳敏老师继续留任。
她将1.2万元捐款发到了下岸村40多名穷孩子手中,但是,她无法得到更多的信任,镇里成立了救助基金会,全面接收外界捐赠。
2007年1月8日,郜艳敏手捧“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奖杯孤零零地回到村里。直到记者采访时,当地政府也没人去看她,哪怕是一个问候的电话也没有。
这种无形的压力,使郜艳敏感到了孤独和彷徨。
1月17日,记者来到曲阳县采访。郜艳敏在电话中说:“你千万不要白天来,乡里一知道,你又采访不成了,你租个车夜里来吧。”并再三嘱咐,“谁要是问你,你就说是我老家的亲戚。”
位于大山深处的下岸村有400多口人,土地贫瘠,通向外面的是一条羊肠小路,村里买来的媳妇有几十个。
“这个村子,我来时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这里的小伙子有的长得挺不错,但因为穷找不到媳妇。”郜艳敏告诉记者。
郜艳敏家里十分简陋,没有像样的家具,丈夫体弱多病。公公的脑血栓说犯就犯,婆婆每到冬天就气管炎发作,下不来炕。她娘家的景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母亲已经去世,父亲患了胃病、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一个弟弟在外地打工。
尽管郜艳敏需要钱,但她将1.2万元捐款发到了下岸村40多名穷孩子手中,捐给她本人的9000多元钱她也分文没动。
但也有人不相信她,去年6月份,镇里出面成立了救助基金会,全面接收外界捐赠。镇里的解释是,让这些善款得到合理的配置,使全镇更多的苦孩子得到救助。村里人却不这样认为:“镇里全面接收外界捐赠,这是对郜老师的不信任。”
一位美籍华人给郜艳敏寄来了250美元,信上告诉郜艳敏:“这笔钱是给你的,你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支配。”
镇里要求把这笔钱放进镇里的救助基金会。村干部和郜艳敏希望这笔钱用来给村里修路,但至今也没有取出来。